网站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标题

中国宋元时期棉纺织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kmwl520   2024-06-07 18:06:27   5℃   0
内容
中国宋元时期棉纺织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宋元时期历史背景对纺织业的影响

1、纺织技术的革新对纺织业的影响

元朝初年,黄道婆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的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内地原有的纺织工艺结合起来,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这种新式织机,极大的促进了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因此,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附近上海、太仓等地竞相仿效。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很受欢迎,很快淞江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几百年久而不衰。

2、纺织工具的革新

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

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3、由于蒙元入侵,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中原纺织文化。原料方面除了传统的桑、麻,来自草原的羊毛、毬毡等也开始进入中原纺织业。

4、织物以白色为尊,图案逐渐由繁到简,用色多以蓝、黑等素色。当然传统纹样也得到了继承。

二、宋元时期的纺织业

1、宋朝的纺织业已发展到全国的43个州,重心南移江浙。丝织品中尤以花罗和绮绫为最多。宋黄升墓出土的各种罗组织的衣物200余件,其罗纹组织结构有两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的素罗,有起平纹﹑浮纹﹑斜纹﹑变化斜纹等组织的各种花卉纹花罗,还有粗细纬相间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罗等。绮绫的花纹则以牡丹﹑芍药﹑月季芙蓉﹑菊花等为主体纹饰。此外有第一次出土的松竹梅缎。印染品已发展成为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加敷彩相结合的多种印花技术。宋代的缂丝以朱克柔的“莲圹乳鸭图”最为精美,是闻名中外的传世珍品。

宋代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已取代麻织品而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被天下”。

2、元代

元代纺织品以织金锦(纳石失)最负盛名。1970年新疆盐湖出土的金织金锦,经丝直径为0.15毫米,纬丝直径为 0.5毫米,经纬密度为52根/厘米和48根/厘米;拈金织金锦的经纬密度为65根/厘米和40根/厘米,更加富丽堂皇。山东邹县元墓则第一次出土了五枚正则缎纹。


宋元时期的纺织业概况是什么?

宋代纺织技术丰富多样,印染及刺绣工艺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元代回族织金锦纳失失以及撒搭剌欺、苏夫等,在我国乃至世界纺织技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而以“乌泥泾被”为代表的元代棉纺技艺,将我国的棉纺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宋元:对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对外交往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多年,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宋朝西北陆路交通受阻,加上政府经营困难,所以对外贸易都较之历代进取,其可说得上是当时世界外贸最发达的国家。 《宋史:食货志》所谓“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 由此看来,当时对外的商业买卖活动在南方较为蓬勃。 1.经济的发展,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政治上安定,经济上实行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秦朝的生产发展和科技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实行残暴的统治,秦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四年。 针对秦朝的弊政,汉初统治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将农桑视为一切之本,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 伴随着汉代农业的飞速发展,汉代的纺织业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官营、私营纺织业这时皆已颇具规模。 在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出现了商业的勃兴。 汉王朝稳定的社会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更加便捷、迅速地交流,为地区性、全国性商品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保障首先,中国在燧人氏时代就已经开始木筏时代,战国时期,以橹桨驱动的楼船为代表,中国战船的性能已逐步赶上和超过了当时的地中海国家;两汉时期引入风力作为船的驱动力,当时的帆船已有桨、橹、锚、舵、帆、水密隔壁等设施,可以在海上远航[1]。 其次,中国很早就以风作动力,用帆助航;东汉时,利用季风航海已有文字记载,把每年梅雨后出现的东南季风称为“舶风”。 唐、宋以后,利用季风航海十分广泛。 另外,在独木舟时代,航海者们就已经懂得观察日月星斗来确定方向对;此后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并将其用于航海。 指南针带来的新航线更加快捷方便,贸易成本大大降低,地球突然之间被缩小了。 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自汉武帝时代起,中国商人就在南中国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这些帆船从广州或北海出发,最远到达罗马帝国区域,主要运送丝绸、珠宝、香料、矿物等大宗货品。 从技术上来说,明朝初期郑和耀武扬威的航海工程集中了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最高成就,包括罗盘、计程法、测深器、牵星板、针路和海图等。 3.陆上丝绸之路发展断断续续,存在诸多不足,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4.古罗马人积极探索海上贸易之路,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中国本身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东西方需求加强联系的产物。 我国丝绸传入古罗马以后,迅速受到了古罗马人的喜爱,古罗马对中国丝绸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但古罗马与东方的陆上贸易一直存在障碍。 在不能打通陆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下,古罗马只能寻求开辟从海上进行丝绸贸易的通道。 到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征服了地中海地区并发现了利用季风进行航海的规律。 古罗马人对海上贸易之路的积极探索,有力地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刘佐泉在《海上丝路始发港及其文化意蕴》一书中写道:“罗马商人从埃及的江海古港迈奥霍穆扬帆出海,每年发船百余艘,远航印度洋,东抵印度的马拉巴海岸和兰岛(斯里兰卡),在印度港口,中国、印度、波斯和罗马的商人们交易货物。 中国人主要以丝帛为大宗商品,换取香药、象牙、珠宝、犀角之类的货物;罗马商人则将丝绸之物运往红海港口,再用驼队驮运到尼罗河,然后溯河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大港是地中海的转运中心,从这里又运往罗马帝国的安都城(今土耳其的安塔墓亚),再和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西端联结了起来。 ”

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历史

宋元时期的政治历史特征体现在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中,民族团结得到加强,尽管阶级、民族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依然尖锐。 在经济领域,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农业方面,北方出现了中耕农具耧锄,宋朝时期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同时引入并推广了外来农作物品种。 手工业则出现了棉织业,并在闽粤地区得到扩展,元代黄道婆的技术改进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宋朝时期五大名窑兴起,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吸收了写实风格;到了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也在这一时期诞生。 文化方面,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度繁荣,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科技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教育事业兴旺,绘画艺术成就卓著。 科技成就包括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在海航中的应用以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这些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标志着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重要地位。 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在当时全球领先,王祯的《农书》也成为了四大农书之一。 在宋代玉器工艺上,玉器创作开始反映世俗生活,童子等题材在艺术品中广泛出现。 宋代玉器以和田白玉、青玉为主,这件“宋代玉雕双人小摆件”即为和田青白玉,其质地柔润,带有沧桑感,红褐色沁色深浅不一、自然生动。 宋玉作品如同宋画,刀工繁简得当,既简约又传神,使整体造型具有强烈的传神效果。

点评

本文暂无评论 - 欢迎您

请填写验证码